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下题。
1.导致该都市四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
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人较低 |
B. |
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
C. |
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 |
D. |
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 |
2.应用GlS技术在图甲基础上制作图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A. |
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
B. |
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
C. |
各行政区的边界 |
D. |
各行政区的面积 |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 | 塔里木河流域 | B. | 长江流域 |
C. | 雅鲁藏布江流域 | D. | 黑龙江流域 |
2.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A. | 水田改旱田 | B. | 植树造林 |
C. | 覆膜种植农作物 | D. | 修建梯田 |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国家甲(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国位于()
A. | 欧洲 | B. | 非洲 | C. | 北美洲 | D. | 南美洲 |
2.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 | 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 B. | 徐州的白昼较短 |
C. | 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 D. | 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
3.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 | 好望角 | B. | 苏伊士运河 | C. | 巴拿马运河 | D. | 麦哲伦海峡 |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 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 | 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 B. | 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
C. | 增加自住房面积 | D. | 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 | 居住人口减少 | B. | 城市房价昂贵 |
C. | 人居环境恶化 | D. | 城区不断扩大 |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土壤铜含量()
A. | 因河水稀释而逐渐变小 | B. | 从冶炼厂向北递增幅度小 |
C. | 高值区沿盛行风向延伸 | D. | 在居民点大于200mg/kg |
下图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第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依次示意()
A. | 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 |
B. | 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 |
C. | 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 |
D. | 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 |
2.各类餐馆如此分布,能够()
A. | 降低餐馆原料的运输成本 | B. | 加速农业地域类型转变 |
C. | 促进城市服务范围的扩大 | D. | 体现出地域文化的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