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始。以“农村发展与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主题,某校高三(1)班学生展开综合探究活动,现在请你参与其中。
情景1:第一组同学从网上查阅了解到,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表1:30年我国GDP和人均GDP的变化情况

项目
单位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2007年
GDP
亿元
3645
18668
99215
183217
249530
人均GDP

381
1644
7858
14053
18934

表2:3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年 份
1978
1989
1992
2002
2007
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
62.3
50.2
54.7
40.0
41.6
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
55.1
53.9
53.9
40.4
36.7

注: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1) 分别概述表1、表2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说明表1、表2之间的经济联系。
情景2:第二组同学,了解了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演变的历程: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突破个体农户经营的局限,先后实行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78年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组织形式,代替了低效率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也表现出一些不足,一种农民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2)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材料中我国对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探索历程。
情景3:第三组同学了解到,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朱雪芹、康厚明、胡小燕三个农民工,代表着全国2.1亿农民工进入人民大会堂,履行全国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农民工当选人大代表的重要意义。
情景4:第四组同学提出,学生要真切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应该主动去农村参加社会实践,这也是我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学分指标之一。
(4)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青年学生参加农村社会实践,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2010年1-10月份我国CPI、PPI走势图

注:CPI即消费价格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PPI即生产价格指数。2010年11月,CPI再创新高,为5.1%;PPI为6.1%。
材料二 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1)图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国务院稳定物价的必要性。

材料: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挽救本国经济,出台了一系列带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政策。如美国要求接受政府援助的企业,在公共工程施工中必须使用美国制造的产品;法国要求接受政府救助金的企业不得向国外转移生产;德、日等国对本国重点支柱产业和中小企业采取广泛的减税、现金补贴政策。针对这些现象,一些国际组织在相继召开的会议上,强调要反对和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然而,这一努力至今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贸易保护主义还在继续蔓延。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简析西方发达国家所出台的政策错误,并说明国际组织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努力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的原因。(10分)

材料一:中国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高层论坛透露: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牵涉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中国GDP的8%。政府提高应变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已是燃眉之急。
(1)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应怎样做。(4分)
材料二:某市政府针对在城市建设中骗取城建拆迁费的现象,采取了严厉措施:一是坚决禁止违法建房;二是对已经发现的、市民反映强烈的违法建房坚决予以拆除;三是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四是指示法院对违法建房突出者绳之以法;五是加大宣传法制力度,增强市民法制意识。针对市政府的这一措施,市党委要求市人大、市政协加强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评价市政府的行为。(8分)

材料一:数字折射浙江60年发展

注:2008年,浙江GDP和人均GDP分别位列全国第4。其中,人均GDP居各省区第1位。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73.5%。
上述数字折射了浙江60年发展的哪些情况?
材料二:浙江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几大瓶颈:创新中的瓶颈----大多数缺乏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科研研发力量较为薄弱,行业内产品结构趋同,导致恶性竞争越来越严重,行业发展空间也趋于狭窄。管理瓶颈----受规模、资源限制,中小企业一般没有能力实现管理职能的专门化,管理工作往往由企业所有者兼任,很多情况下企业就是“家天下”,形成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浙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走出生存困境,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袭来时,企业裁员、减员风暴曾令全国民工一片慌乱、迷茫,全国数以千万的农民工在毫无保障的情况下被迫返乡。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慢慢回暖,又发生了颇具戏剧性的变化,沿海地区再度出现“民工荒”,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7月供求报告显示,企业需求总人数60.3万人,求职总人数35.4万人,用工缺口达25万人。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但沿海地区在经济回暖时却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无疑需要企业进行深刻的自省与反思。只有民工“心不慌”了,才会有效杜绝“民工荒”现象。
(3)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怎样让民工“心不慌”,有效杜绝“民工荒”现象?

“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请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论述从“国富”到“民富”转变的现实意义。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围绕论题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