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和需要,而不能搞成政治运动,也不能搞“政绩工程”。其哲学依据是  

A.人民群众的世界观总是正确的 B.价值观都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C.人民群众的意志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 D.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其根本原因是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D.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从“制度外”进入“制度内”,由“有益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重要力量”。这个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上的变化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推动着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针对旱灾频发、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有关专家呼吁全社会“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这一呼吁的哲学依据是(  )

A.改造主观世界能够提高实践活动能力 B.改造客观世界离不开社会实践
C.要在改造主观世界同时改造客观世界 D.改造主观世界离不开社会实践

2012年8月,美国“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展开为期两年的火星探测任务。“好奇号”后来发回的类似远古河床的照片,证实了科学家们关于火星上的水流存在的假说。材料表明( )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②世界的物质性不断地得到科学发展的证明
③宇宙探测的目的在于验证科学家们提出的假说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从上世纪90年代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十七大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到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国强民更富”。党对我国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问题的探讨历程表明( )

A.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B.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C.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