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2004年8月3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再次鼓吹“台湾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首次正式、公开和明确地将海峡两岸说成是“一边一国”,并声称要加强所谓“公民投票立法”,以备“有需要的时候”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陈水扁言论一出,便遭到了海内外舆论的一致谴责。
材料二  2004年7月3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胡锦涛强调,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我们绝不会容忍“台湾独立”,绝不允许任何人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陈水扁言论一出,便遭到了海内外舆论的一致谴责”说明了什么?
②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③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因此,有人说“一国两制”是联邦制的一种特殊形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0年,上海人陆士瑕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cc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以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材料二2012年1 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
(1)用意识能动性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2)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3)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更好履行文化职能,请给政府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中国各界关注的新词。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建设“美丽中国”对个人、企业生产者经营可能带来的影响。
(2)请运用“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3)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对党所倡导的“努力建设 ‘美丽中国’”的认识。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贵和尚中”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贵和”,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但这种和谐不是排除矛盾、消弭差异的和谐,而是蕴含着沉浮、升降、动静等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消长、相互渗透、转化过程的和谐。正是这种整体的、动态的和谐,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尚中”,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尚中乃是实现“和”的理想的根本途径。
“贵和尚中”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种思想表现在外交行动上就是以尚德不尚武为价值取向的“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即以道德修养和教化为本,先治理好自己的民族、国家,再以此去感化其他民族和国家,把和谐作为重要原则来处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近几年,北方某市坚持以“贵和”理念推进城市建设。当地政府投入资金,加快公共文化场所软硬件设施建设,在社区中普遍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阅览室;每年端午节、中秋节传统节日,举办包粽子大赛、厨艺大赛和饺子宴及以“贵和尚中”为主题的经典诵读等活动,为居民群众搭建展示才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营造了共建社区、共创和谐、共享成果的社区大家庭浓厚氛围;同时,当地还重视用现代传媒整合传统资源,市政府鼓励艺术工作者进行艺术创新,一批既为人们喜闻乐见又格调高雅的文艺作品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努力,把人们休闲娱乐的人民公园打造成了一个展示“贵和尚中”思想的艺术广场,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文化市场的繁荣。
(1)结合材料一,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分析“贵和尚中”与“协和万邦”思想之间的关系。(lO分)
(2)分析说明“贵和尚中”思想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贯彻“贵和”思想的举措对该市建设的意义。
(3)材料二中该市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方法论原则?(至少两条)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光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光射到破材料上可以产生电流并直接发电,这种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被称之为“光伏产业”。根据欧盟联合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0%以上。
中国光伏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光明工程”、“送电到乡”、“送电到村”等工程的带动下,在强大的信贷、财政孙贴等政策措施的有力拉动下,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近几年,我国光伏产品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世界市场,并稳居世界头把交椅。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并不能掩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在建或拟建的光伏产业园大概有100家,全国600个城市中,约一半的城市计划发展光伏产业;中国光伏产品,如太阳能电池,90%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90%以上的产品出口国外;2012年美国商务部要求海关对部分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双反”关税,欧盟也展开了对中国的主要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1)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的认识
(2)有专家指出,政府应当在光伏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并具体阐释政府在光伏产业发展中的作为。
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初步探索、逐步深化和趋于完善的过程。
(3)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角度,简析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过程。

(20分)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战略部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蓝”是我们的美好愿景之一。但是近来全国很多地方接连出现比较严重的雾霾天气。有专家指出,城市汽车尾气导致的污染约占四分之一,其中私家车快速增长、我国油品质量低是重要原因。汽车尾气污染的治理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政府、企业、公众各尽所能、齐心协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生产、生活方式。
(1)结合材料一,根据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要求,说明治理汽车尾气污染政府、企业、公众应如何作为?
材料二保护古村落和乡村的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某共 w 村足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村里的民居大都是有着鲜明民旅特色的文化遗产.许多民居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列。前几年村里要改造,村民在“全拆重建”和“修旧如旧”两种方案选择上发生争执。经过多方论证与努力,最后选定“修旧如旧”的改造方案,修建后的 w 村民居基本保持了传统的风格。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 w 村选定“修旧如旧”的改造方案,保持传统的民居风格的道理。(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