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四年来,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四届,国际合作项目签约投资额达222.6亿美元,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不断发展,在区域内外享有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 )
A.建立国际新秩序,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
B.开展国际竞争,有利于形成多样化格局 |
C.各种力量相互依存,有利于实现和平共处 |
D.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 |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2014年3月,国务院支持、确定福建省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等多个方面开展先行先试。这表明()
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
B.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
数学中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将“1.01365=37.8”和“1.02365=1377.4”这两个等式解读为: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太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
B.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抓住时机才能促成质变 |
C.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
D.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
生活中,人们所称的雾霾天气,其实并不是一种天气现象。雾由水汽组成,水汽遇冷结雾,雾的颗粒一般比较大;霾则是干性东西,由细小的颗粒物组成,基本在微米量级。这表明()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
B.事物的差异主要是由规模大小的不同决定 |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
D.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
经济体制改革在走向深入的同时,暴露了各种矛盾与冲突,如社会冲突域对立、贫富差距与腐败等,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困扰着改革进程。对此,政府应()
①消除对立,不断解决矛盾
②勇于突破规律,尽量回避矛盾
③承认矛盾,积极正确解决矛盾
④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