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该图是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7-38题。

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图示地区缺水问题日趋严重,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海水淡化 B.修建水库
C.南水北调 D.发展节水农业

读新疆南部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34-36题。

该地区人口成斑块状环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A.环盆地以维吾尔族人为核心,形成相对集中的居民点
B.塔里木河呈环状分布
C.环盆地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
D.环盆地有大小不等不连续的绿洲

该地区发展农牧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 C.地势起伏大 D.地质灾害频繁

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C.往返迁移
D.向两侧迁移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C.计算城市绿地面积
D.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图甲和图乙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沼泽、耕地及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31-32题。

关于甲图与乙图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1954—1976年,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1954—2000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C.1976—1986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D.1986—2000年,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与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D.洪涝灾害频繁

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的示意图,回答28-30题。

甲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

由上图可知
①I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②Ⅱ、Ⅲ类国家往往牌不利地位
③伴随着产业转移过程,Ⅱ、Ⅲ类国家环境污染可能加重
④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I类国家
⑤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该

A.加快乙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
B.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与I类国家分工合作,集中发展甲、乙两类产业
D.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