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发以墨,不如瓦砾顽。”——古瓦砚·欧阳修。这首诗意思是说,如果用来“发墨”,瓦砚的价值是金玉之贵也无法取代的。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 ( )
A.金和玉不如瓦砾的用处大 |
B.认识和利用自然物必须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
C.只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更好的利用客观事物 |
D.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 |
最让中国观众认同和赞许的是《阿凡达》所揭示的主题。影片中,和地球人带来的“工业之火”相比,潘多拉星球的纳威人崇尚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要对大自然有所敬畏,不能“为所欲为”。这表明
①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是统一的
② 影片中这些特效镜头根源于人的主观创造力
③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 要根据先哲们的思想改造客观世界
A.③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② |
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 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 B.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有机结合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佛家俚语的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B.客观唯心主义 |
C.主观唯心主义 | D.可知论的观点 |
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正确的理解是
A.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 |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
C.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 D.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