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l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一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干旱是我国最常见、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全国各地均可能发生干旱,每年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约占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总损失的50%左右。下图为我国1990-2009年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
(2)中国干旱灾害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3)图中A、B、C三地什么季节旱情最严重?并分析其成因。
32.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防灾、减灾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为我国能源丰富区;乙为我国某时期平均降水pH<5.6的地区,防治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2)甲、乙分布区几乎不重叠,说明了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即。
A.降水量悬殊较大 |
B.工矿、人口分布稠稀明显 |
C.热量条件差异大 |
D.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大小不同 |
(3)简述丁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危害及减轻该种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
(4)图中丙气象灾害名称是,发生在季对农作物危害最大。请简述该气象灾害对西藏和云贵高原影响较小,不易侵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的原因。
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丙图中能正确反映A、B两地降水特征的点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A、B两地中,地质灾害严重的是_________,试分析其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
(3)A、B两地中,自然灾害较少的是。其自然灾害较少的原因是什么?
(共14分)
调查研究·南水北调“如何调?
中新社南京2009年2月11日电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应对大旱灾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具体如何调水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区水资源供需差异及预测(单位:亿)
项目 |
2005年 |
2010年 |
2030年 |
|
需水量 |
生活用水 |
61.51 |
81.32 |
130.94 |
工业用水 |
108.99 |
128.60 |
204.42 |
|
生态用水 |
18.8 |
31.33 |
39.96 |
|
可供水量 |
104.35 |
98.36 |
94.99 |
材料三
(1)该课题研究主要涉及如下问题:
①选择调水线路;
②确定调水季节;
③合理使用分配水源等问题。
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正确匹配各问题需要的材料。
①,②,③。
(2)通过材料三可显示出北方季节缺水,长江季节最适宜调水。怎样解决调、需水之间的季节差异?
(3)分析材料二从改善用水结构的角度考虑,城区节水重点应在于(多选)
A.生活用水 B.工业用水 C.生态用水 D.农业用水
图为亚洲部分地区9月份某时的地面等压线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天气系统不断向东偏北移动,使B城市出现了狂风暴雨的天气,试判断A天气系统为,此时B城市的风向为,B城市与D城市比较,风力较大的是,判断理由是。
(2)在未来几天内,图中C地天气将有明显变化,气温将会,气压将会
,气温日较差将会,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