鼷鼠的T淋巴细胞在胸腺里,B淋巴细胞在骨髓里成熟、分化。B淋巴细胞遇到抗原就分裂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下面是为了开发痢疾疫苗而把灭活的痢疾杆菌接种在鼷鼠的身上,并调查了痢疾杆菌抗体合成程度与T淋巴细胞对它起的作用(见右图)。对上述有关资料的解释或推论正确的是( )
①乙实验中产生了很多抗体是由于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记忆细胞。
②丙、丁实验中,若没有胸腺则B淋巴细胞绝不会合成抗体。
③戊结果表示,抗体合成的最佳状况需要T淋巴细胞的帮助。④被
痢疾杆菌感染后,预防痢疾的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列有关动物和人血糖平衡的调节,正确的是
A.人体内血糖的平衡是由体液调节来完成的 |
B.糖尿病患者表现出的“三多一少”症状都和血糖不能正常利用有关 |
C.肝糖元和肌糖元对升高血糖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
D.低血糖下,最先影响到的是人的肌肉组织 |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
B.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
C.抑制了突触前神经元中线粒体的功能 |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弧 | B.刺激 | C.反射 | D.条件反射 |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受刺激时,瞬间膜内外电位为内负外正 |
B.兴奋在①②处传导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 |
C.刺激③处,①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
D.刺激A或③处均可使E产生反应 |
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
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
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③④⑤ |
D.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