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一晴朗夏日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C点与B点比较,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和NADPH的含量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
A.升 升 升 升 | B.降 降降降 | C.降升 升 升 | D.升 升降降 |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物、植物或微生物 |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
D.运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以舞蹈动作示意其他蜜蜂去采蜜,这是一种行为信息 |
B.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 |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
D.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下图是两个生态系统中腐殖质总量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情况,甲、乙曲线分别代表哪两个生态系统?( )
A.热带雨林、温带森林 | B.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 |
C.温带草原、寒带针叶林 | D.热带草原、温带草原 |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注: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B.c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 |
C.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是包含在c中的 |
D.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
2011年夏,云南某地区福寿螺再现稻田。由于福寿螺属于外来物种,并能通过各种渠道蔓延扩散,它们啮食水稻等植物,造成粮食大幅减产,其生存环境的营养结构如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福寿螺属于第二营养级,它急剧增多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天敌 |
B.外来入侵物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
C.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占2个营养级的生物只有蛇和青蛙 |
D.图中若每只幼螺从5克长到150克,则至少要消耗水稻725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