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874决议,对朝鲜5月25日进行核试验表示“最强烈的谴责”,并要求朝鲜今后不再进行核试验或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任何发射。中国投了赞成票。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态度表明
①中国政府按照《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原则处理国际事务
②中国对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行动起决定作用
③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受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②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③物质具有可知性
④物质是有生有灭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李某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这启示我们()
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B.要使客观符合主观 |
C.不能相信现代科学技术 | D.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 |
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存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运动的不同看法,如:“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眼光看,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属于()
A.怀疑论、相对主义、辩证法 | B.唯心主义、诡辩论、辩证法 |
C.唯心主义、辩证法、二元论 | D.形而上学、宿命论、诡辩论 |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① 是否信仰宗教
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③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④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
A.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