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按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由快到慢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甲>乙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研究发现,某些植物在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提高,下列推理或分析不合理的是

A.可溶性糖增多的过程可不断产生水
B.冷害初期呼吸增强,有利于植物抵御寒冷
C.低温不会使酶变性,但会暂时抑制酶活性
D.持续低温使根细胞呼吸减弱,抑制根细胞吸收无机盐

为研究细胞呼吸,取右侧装置2组,甲组为A处放一定质量的某种种子、B处放一定量NaOH溶液,乙组为A处放等量同种种子、B处放等量蒸馏水。相同时间后,观察液滴移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组液滴一定是右移或不移动
B.甲组液滴移动的量可代表种子呼吸产生的CO2
C.设计乙组装置是测定种子消耗的O2量与产生的CO2量的差值
D.为了提高实验精确度,可再设置一个A中为等量煮熟的种子,B中为等量NaOH溶液的丙装置

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某植物雄株出现一突变体。为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该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该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中所占的比率(用P表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2
C.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2
D.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可能分别为1/2、1/4

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如图表示水稻种子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脱落酸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子成熟过程中不同时期发挥主要作用的激素种类不同
B.生长素和脱落酸共同调节水稻种子的成熟过程
C.生长素通过抑制脱落酸的合成来调节有机物总量
D.脱落酸促进水稻种子有机物总量增加最明显的时期是乳熟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