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研小组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未发生裂解 |
B.实验过程中充分搅拌能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脱离 |
C.实验结果表明,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适宜搅拌时间为2 min左右 |
D.若搅拌4 min时被侵染的细菌下降为90%,则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会增强 |
以测定的C0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
B.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相等 |
C.如果该植物原重X kg,置于暗处4h后重(X -l) kg,然后光照4h后重(X+2)kg,则总光合速率为3/4kg.h-1 |
D.若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 |
为了探讨某种植物的一些生理特性,科研人员做了一系列的相关试验。下图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其光合速率变化情况。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图中a~b段可以看出,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 |
B.若其他条件不变,对叶绿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蓝紫光和红光 |
C.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先增加后减少 |
D.i点时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
图l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DNA复制,图2丙图可以发生CD段的变化 |
B.图2中的乙图所示初级卵母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
C.图1中D点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A点时期染色体数目相等 |
D.图2中甲、乙、丙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数分别是4、2、1 |
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
B.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 |
C.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
D.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