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本小题11分)
材料一:2009年7月5日晚上,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在此次事件中,一些民族分裂分子,唆使暴徒暴力袭击无辜群众,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材料二: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的大地震,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玉树发生7.1级地震的消息一经传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果断决策,打响了一场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的战斗。武警官兵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
“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2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台上演员真情投入,场内场外踊跃捐款,募捐活动共募集到各类款项21.75亿元人民币,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炽热情怀、博大爱心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再次在全世界面前展示。
结合材料回答:
(1)对比上述两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2)作为公民,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4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南方都市报》2009年2月5日刊登的某房地产公司的部分广告:某花园小区商品房售价表:

结构
面积(平方米)
售价(每平方米)
二房二厅
81.59
12,880元
三房一厅
95.74
11,880元
三房二厅
120.68
10,880元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
表中的12,880元、11,880元和10,880元是商品的(  )

A.使用价值 B.价格 C.价值 D.价值符号

表中的12,880元、11,880元和10,880元,(  )

A.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B.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体现
C.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D.是人民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以下对外汇认识正确的是()

A.外汇就是指外国的货币
B.外汇是国际间的信用工具
C.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D.外汇是外币对人民币的比率

“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这是因为(  )

A.纸币只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其基本职能
B.流通中的纸币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通货膨胀
C.纸币发行量是受客观经济规律支配的
D.纸币的面值是不固定的

自从货币产生以后,货币的形式不断发展变化。在货币的各种形式中,更容易发生通货膨胀的是()

A.铸币 B.商品货币 C.纸币 D.黄金

货币在商品流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对货币的正确认识是()

A.货币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B.货币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货币
C.有商品交换,就有货币 D.货币只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