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嫉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从文化对个人的影响角度,谈谈《如果……》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10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孙中山孙女孙穗芳与两个儿子王祖荣、王祖耀经常往返两岸,今年双十节前夕来到台湾,兄弟俩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谈到对两岸感觉。王祖耀认为,大陆已逐步实践他曾祖父《建国方略》的理想。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奋斗,中国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谱写了中国发展的辉煌篇章。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豪情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孙中山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为何能够把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逐步变为现实?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谈到“中国梦”时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华民族的今天,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们要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2)你认为当前应当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6分)

材料一某地对中学生在网吧上网内容调查情况表

内容
聊天、游戏
浏览不健康网站
查阅学习资料
看电影、听音乐
其他
比例
50%
15%
20%
10%
5%

材料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方面,人们在网上发邮件、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在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监管不力,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黑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甚至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倡导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才能有效发挥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2012年10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据统计,诺贝尔文学奖在过去20年中,13位得主均来自欧洲。瑞典文学院的常务秘书长恩达尔曾批评,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的评判标准过于欧洲化。因此,目前我国国内的读者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度并没有比茅盾文学奖的关注度高。
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的看法。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原新闻出版总署连续九年推荐百种优秀青少年图书活动基础上, 2013年再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其中,英国学者沃伯顿的《40堂哲学公开课》、美国学者格雷的《疯狂科学》、《新论语》、《雷锋画传》等在列。总局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推荐优秀读物,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丰富我国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并在全社会营造读书氛围,推动“书香中国”的建设,以更好地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请运用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向青少年推荐优秀读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