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被游街。偷针的觉得很委屈:“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要和盗牛贼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盗牛贼却对他说:“别嚷了,我走到这一步是从偷针开始的。”这一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人的拜年方式经历了从书信、电报到电话、短信、电子邮件、QQ乃至微博的变迁。这意味着科技进步()
A.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 B.促使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
C.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方式 | D.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出生于山东高密的莫言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进行文字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莫言的感言说明()
①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甚至决定人的文化修养
②文学创作要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
③传统文化对个人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④社会实践是文学创作、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红树林》、《蛙》等一大批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和国际文学奖。莫言的许多作品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包括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等,在世界文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这主要说明()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B.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精粹 |
C.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
D.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
一样的中秋,不一样的两岸月饼狂欢盛宴。2012年中秋节,海峡两岸多个地方的月饼大赛同步启动,并最终评出了中秋月饼状元。中秋赏月、吃月饼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习俗。这从文化角度说明()
①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内涵不变
②在台湾同胞的传统文化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的认同感
③传统节日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前,考虑到文化因素对竞选获胜具有重要意义,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围绕着文化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宣传,以期抢占文化的“桥头堡”。这体现了()
A.文化是政治的基础 |
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
C.文化是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 |
D.文化教育对政治起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