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甲、乙两组等量酵母菌。甲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组酵母菌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放出的CO2之和与它们消耗的O2之和比为( )
| A.1∶1 | B.3∶0 | C.6∶0![]() |
D.4∶3 |
某农作物表观光合速率与温度、CO2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温度为30℃,最有利于提高该作物的产量 |
| B.当温度从10℃升至20℃时,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
| C.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与环境中CO2的浓度有关 |
| D.随着表观光合速率降为0,真正光合速率也降为0 |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
| B.用180标记H2O和CO2有力的证明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 C.用14C标记CO2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噬菌体去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表1所示为探究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表2所示为探究酶的专一性的实验。据表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表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温度 |
| B.表l所示实验的观察指标不能用碘液检测 |
| C.表2所示实验应该先加酶溶液后加本尼迪特试剂 |
| D.表2所示实验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要水浴加热 |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某化学反应,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 |
| B.参与b过程的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 C.a、b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 |
| D.反应速率与温度、pH值有关 |
某种蛋白质中相关基团的数目:氨基酸数目126、羧基的总数17、R基上羧基数目15、氨基的总数17,有关该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两条肽链 | B.共有126个肽键 |
| 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 | 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5个水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