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上常用碳元素的一种核素14C来测定文物的历史年代。14C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是
A.6 | B.8 | C.14 | D.20 |
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液是KOH溶液。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②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OH-浓度增大;③工作时电流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④溶液中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
A.①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对于反应A2 (g)+ 3B2(g)2C(g),以下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2) =0.4mol/(L•s) B.v(B2) =0.8mol/(L•s)
C.v(C) =0.6mol/(L•s) D.v(B2) =4.2mol/(L•min)
右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X、Y、Z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Y的质量数,Y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
B.Y元素的常见氧化物、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均是酸 |
C.Z元素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 |
D.X、Y、Z的最高价含氧酸及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是强酸 |
可逆反应N2(g)+3H2(g)2NH3(g)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2的同时,生成3n mol H2
②断开1mol H-H键的同时断开2 molN-H键
③用N2、H2、NH3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A.②④ | B.①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⑤ |
参照反应Br + H2 → HBr + 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B.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成键放出的总能量 |
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
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