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
B.P、S、Cl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
C.Li、Na、K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
D.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
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或转化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A.2Na218O2 + 2H2O = 4Na18OH+O2↑ |
B.NH4Cl + 2H2O ![]() |
C.K37ClO3 + 6HCl = K37Cl + 3Cl2↑+ 3H2O |
D.2KMnO4 + 5H218O2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518O2↑ + 8H2O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33.6L HF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
B.常温常压下,9.2g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物含有氮原子的数目为0.2NA |
C.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
D.0.1mol铁溶于足量氯水中,转移电子的总数为0.2NA |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运输,说明铝与浓硝酸常温下不反应 |
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CuS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净化装置省略)。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
a中的物质 |
b中的物质 |
c中收集的气体 |
d中的物质 |
A |
浓氨水 |
CaO |
NH3 |
H2O |
B |
浓硫酸 |
Na2SO3 |
SO2 |
NaOH溶液 |
C |
浓硝酸 |
Cu |
NO2 |
H2O |
D |
浓盐酸 |
MnO2 |
Cl2 |
NaOH溶液 |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物质熔沸点的差异 |
B.可用蘸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
C.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草帽等,也可用于防腐 |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