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联合国严格要求伊拉克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中包括神经毒气。神经毒气一旦释放出来,很容易进入人的神经细胞,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杀死神经细胞。神经毒气容易进入神经细胞的原因最可能是
A.神经细胞膜上有大量的神经毒气载体 | B.神经细胞膜上有神经毒气通道 |
C.神经细胞膜与神经毒气的结合能力很强 | D.神经毒气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膜 |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正确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 |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
C.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
D.由于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
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
生命科学研究常利用同位素标记特定的化合物,追踪或显示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下列各项所选择使用的同位素及相关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同位素 |
应用 |
A |
35S |
标记噬菌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B |
15N |
标记DNA分子,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 |
C |
14C |
标记CO2,得知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D |
18O |
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
如图表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植物细胞内C3和C5的相对含量随一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下列对这一环境因素的改变分析正确的是
A.突然停止光照 |
B.突然增加CO2浓度 |
C.降低环境温度 |
D.增加光照强度 |
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的内膜 |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
C.内质网的膜 |
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