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这两个时间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一种情况即可):
可能的条件 。
理由: 。
(3)丁图中在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 倍。
(4)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
(填“多”或“少”),乙图如果在A、C点时温度分别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右图中表示出来。
(5)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黄白色,即“黄化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花菜豆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下:
光强 |
照光时间 |
结 果 |
2008lx (弱光) |
0.5h |
无论光照时间的长短,都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后,形成很多叶绿素 |
2 h |
||
4 h |
||
12 h |
||
4000lx (强光) |
1 min |
光照10分钟和30分钟时,恢复正常形态的程度与上述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差不多,但是不能形成叶绿素。延长光照时间后叶绿素逐渐合成 |
4 min |
||
10 min |
||
30 min |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
②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原因是 。
③由此进一步推出,从黄化恢复正常形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关? ,原因是 。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
d控制),蟠桃果形与园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和h控制),
蟠桃对园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
||||
组别 |
表现型 |
乔化蟠桃 |
乔化圆桃 |
矮化蟠桃 |
矮化圆桃 |
甲 |
乔化蟠桃×矮化圆桃 |
41 |
0 |
0 |
42 |
乙 |
乔化蟠桃×乔化圆桃 |
30 |
13 |
0 |
14 |
(1)根据组别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种性状表现,比例应为。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玉米植株的性别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
B和T同时存在 (B_T_) |
T存在,B不存在 (bbT_) |
T不存在 (B_tt或bbtt) |
性别 |
雌雄同株异花 |
雄株 |
雌株 |
(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F1自交,F2的性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分离比为____________.
(2)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可以作为酵母菌的营养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将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
时间(min) |
4℃ |
10℃ |
20℃ |
35℃ |
55℃ |
90℃ |
5 |
0 |
0.2 |
0.4 |
0.7 |
0 |
0 |
10 |
0 |
1.0 |
1.3 |
1.2 |
0.1 |
0 |
15 |
0.1 |
1.9 |
2.2 |
2.8 |
0.2 |
0 |
20 |
0.2 |
3.1 |
3.3 |
4.4 |
0.3 |
0 |
25 |
0.3 |
4.0 |
4.5 |
5.0 |
0.4 |
0 |
(1)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
B.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
C.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
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
(2)在上面的实验处理中,研究的自变量是;请列举出一个无关变量。
(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过程是。
(5)请写出在进行实验记录数据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两种物质,
请写出在光反应中形成这两种物质的反应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___________条件下测量。
(3)由图丙可知,40℃时,植物体________ __(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____ ____(填“A”、“B”或“C”)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__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_____℃最佳。
(5)绘制下列有关曲线图:
①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O2的吸收量(mol/h)表示,请在图甲中再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②在图乙中再绘出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下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 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
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2)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期的时间,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
(3)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人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人过量胸苷约
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 h,M期时长为l.9 h。若要在显徽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
(5)在光学显徽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