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的效率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为路端电压,为干路电流,、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别为、。由图可知、的值分别为()
A. | 、 | B. | 、 | C. | 、 | D. | 、 |
实验桌上放着晶体二极管、电阻、电容器各一只,性能均正常,外形十分相似,现将多用表转换开关拨到R×100 Ω挡,分别测它们的正负电阻加以鉴别:
测甲元件时,R正=R反=0.5 kΩ;
测乙元件时,R正=0.5 kΩ,R反=100 kΩ;
测丙元件时,开始指针偏转到0.5 kΩ,接着读数逐渐增加,最后停在100 kΩ上.则甲、乙、丙三个元件分别是( )
A.电容、电阻、二极管 |
B.电阻、电容、二极管 |
C.电阻、二极管、电容 |
D.二极管、电阻、电容 |
某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所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20 Ω,接电路的实物图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学生接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 |
B.电流表接线有错 |
C.电压表量程选用不当 |
D.电压表接线不妥 |
一白炽灯泡的额定功率与额定电压分别为36 W与36 V。若把此灯泡接到输出电压为18 V的电源两端,则灯泡消耗的电功率( )
A.等于36 W | B.小于36 W,大于9 W |
C.等于9 W | D.小于9 W |
下图为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时所做的一个实验:保持O点的位置和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使b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b两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a示数增大,b示数减小 |
B.a示数减小,b示数增大 |
C.a示数减小,b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
D.a示数减小,b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
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半圆柱体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下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现使MN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滑落到地面之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 |
B.P对Q的弹力逐渐增大 |
C.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
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