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陈与义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

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

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

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分条简答。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的诗句,选择其中两种进行分析。

阅读下列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注释】芰:菱角。飐:因风而颤动、飘扬。
此小令的前五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赏析此小令在写景上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遥同 杜员外审言过岭
[唐]沈佺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注】①本诗是沈佺期和杜审言之诗。两人都于公元705年被流放岭南。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南境内),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驩州(今广西崇左县)。
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
本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请以颔联为例作简要赏析。(3分)

有人评价这首诗“哀而不怨”,即悲哀而不怨恨,情感有所节制。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①寒食草青青。
[注]①杜陵:在京城长安附近,为诗人的故乡。
诗歌各句之间的关系有“主宾”之说,“主”起支配作用。试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句与其他各句之间的关系。
“杜陵寒食草青青”为历来文人传诵之笔,试分析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特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过
周紫芝
池面过小雨,树腰生夕阳。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
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尝。鸬鹚莫飞去,留此伴新凉。
本诗的颔联是怎样写“雨过”之景?

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凄凉心酸之情,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