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不属于假说内容 |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
汉麦林(hammerlin)的实验如图,将单细胞的地中海杯状藻先在近核处切断,再在近杯处切断(a),中间的茎(b)置于海水中可再生一杯(c),但将此杯切掉后,不能再生第二个杯(d)。对这个实验的解释合理的是 ( )
①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②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③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b)能再生一杯是因为(b)中含有由细胞核转录而来的遗传信息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③ |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下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1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
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占呼吸总量的5/8 |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
D.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消失,CO2释放完全来自有氧呼吸 |
下列细胞或细胞结构中能合成多糖的有( )
①叶绿体②肝细胞③S型肺炎双球菌细胞④核糖体⑤骨骼肌⑥高尔基体
A.①②⑤⑥ | B.②④⑤⑥ | C.①②③⑤⑥ | D.①②⑥ |
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
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