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讳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
 (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
| 1. |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 
  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  
  | 
| 3.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4.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周必大传
 周必大,字子充,号平园老叟。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绍兴二十年,第进士,授徽州户曹。中博学宏词科,教授建康府。除太学录,召试馆职,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
 孝宗践祚①,除起居郎。侍经筵,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对曰:“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
 权给事中,缴驳不辟权幸。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曾觌、龙大渊得幸,台谏交弹之,并迁知阁门事,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且奏曰:“陛下于政府侍从,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人委曲迁就,恐人言纷纷未止也。”明日宣手诏,谓:“给舍为人鼓扇,太上时小事,安敢尔!”必大入谢曰:“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退待罪,上曰:“朕知卿举职,但欲破朋党、明纪纲耳。”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请辞去。
 久之,差知南剑州,改提点福建刑狱。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兼领史职。未几,辞直学士院。张说再除签书枢密院。必大奏曰:“昨举朝以为不可,陛下亦自知其误而止之矣。曾未周岁,此命复出。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必大出国门,除建宁府。必大至丰城称疾而归。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久之,除敷文阁待制兼侍读、兼权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劳之曰:“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
 除兵部侍郎,寻兼太子詹事。奏言:“太宗储才为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储才为治平、元佑之用。自章、蔡沮士气,卒致裔夷之祸。秦桧忌刻,逐人才,流弊至今。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久雨,奏请减后宫给使,宽浙郡积逋,命省部议优恤。
 淳熙十四年,拜右丞相。十六年,拜左丞相。庆元四年薨,谥文忠。有《平园集》。(《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
 [注] ①践祚:即位,登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缴驳不辟权幸 辟:避开 | 
| B.自章、蔡沮士气沮:沮丧 | 
| C.朕知卿举职举职:推荐 | 
| D.逐人才,流弊至今流弊:相沿而成的弊病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 
| B. | 
| C. | 
| D. |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表明周必大不善逢迎,刚正不阿的一项是(  )
 ①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 ②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 ③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 ④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 ⑤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 ⑥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 ⑦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 ⑧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
| A.④⑥⑦⑧ | B.①②③⑦ | C.②③⑤⑦ | D.②⑤⑦⑧ |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
 (2)给舍为人鼓扇,太上时小事,安敢尔!
 (3)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请辞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忙哥撒儿,察哈札剌儿氏。曾祖赤老温恺赤,祖搠阿,父那海,并事烈祖。及太祖嗣位,年尚幼,所部多叛亡,搠阿独不去。那海事太祖,备历艰险,未尝形于言,帝嘉其忠,且念其世勋,诏封怀、洛阳百七十五户。
 忙哥撒儿事睿宗,恭谨过其父。尝从攻凤翔,首立奇功。定宗升为断事官,刚明能举职。宪宗在籓邸,深知其人。从征斡罗思、阿速、钦察诸部,常身先诸将,及以所俘宝玉颁诸将,则退然一无所取。宪宗由是益重之,使治籓邸之分民。虽太后及诸嫔御小有过失,知无不言,以故邸中人咸敬惮之。乃以为断事官之长,其位在三公之上,犹汉之大将军也。
 定宗崩,宗王八都罕大会宗亲,议立宪宗。畏兀八剌曰:“失烈门,皇孙也,宜立。且先帝尝言其可以君天下。”诸大臣皆莫敢言。忙哥撒儿独曰:“汝言诚是,然先皇后立定宗时,汝何不言耶?八都罕固亦遵先帝遗言也。有异议者,吾请斩之。”众乃不敢异,八都罕乃奉宪宗立之。
 宪宗之幼也,太宗甚重之。一日行幸,天大风,入帐殿,命宪宗坐膝下,抚其首曰:“是可以君天下。”他日,用牸按[注]豹,皇孙失烈门尚幼,曰:“以牸按豹,则犊将安所养?”太宗以为有仁心,又曰:“是可以君天下。”其后太宗崩,六皇后摄政,竟立定宗。故至是,二人各举以为言云。
 宪宗既立,察哈台之子及按赤台等谋作乱,刳车辕,藏兵其中以入,辕折兵见,克薛杰见之,上变。忙哥撒儿即发兵迎之。按赤台不虞事遽觉,仓卒不能战,遂悉就擒。宪宗亲简其有罪者,忙哥撒儿悉诛之。帝以其奉法不阿,委任益专。有当刑者,辄以法刑之,乃入奏,帝无不报可。其见亲宠如此。
 癸丑冬,病酒而卒。
 [注]按:调驯或纵放鹰犬行猎。此指以活母牛饲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嘉其忠嘉:表扬,称赞 | 
| B.及以所俘宝玉颁诸将颁:发布命令 | 
| C.六皇后摄政,竟立定宗竟:最终 | 
| D.按赤台不虞事遽觉虞:料想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且念其世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则退然一无所取以五十步笑面步,则何如
 C、乃以为断事官之长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宪 宗亲简其有罪者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题文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忙哥撒儿“刚明”的一组是()
 ①未尝形于言②则退然一无所取
 ③虽太后及诸嫔御小有过失,知无不言④乃以为断事官之长
 ⑤有异议者,吾请斩之⑥有当刑者,辄以法刑之,乃入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⑥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定宗升为断事官,刚明能举职。
 ⑵失烈门,皇孙也,宜立。且先帝尝言其可以君天下。
 ⑶有当刑者,辄以法刑之,乃入奏,帝无不报可。其见亲宠如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 “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赵军固壁不战壁:坚守 | 
| B.赵使廉颇将攻秦将:率兵 | 
| C.为假相国假:代理 | 
| D.顷之,三遗矢矣矢:筷子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赵王因以括为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 B.乃得解邯郸之围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 
| C.壮者尽于长平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 D.夫天下以市道交以勇气闻于诸侯赵 | 
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能表现出赵孝成王昏庸无能的一项是()
 ①赵王信秦之间②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
 ③悉更约束,易置军吏④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⑤使乐乘代廉颇⑥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 A.①②④ | B.①⑤⑥ | 
| C.②③④ | D.①③⑤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
 (2)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
 (3)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共19分)
 沈炼,字纯甫,会稽人。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溧阳知县。用伉据,忤御史,调荏平。父忧去,补清丰,入为锦衣卫经历。
 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然颇疏狂。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锦衣帅陆炳善遇之。炳与严嵩父子交至深,以故炼亦数从世蕃饮。世蕃以酒虐客,炼心不平,辄为反之,世蕃惮不敢较。
 会俺答犯京师,致书乞贡,多嫚语。下廷臣博议,司业赵贞吉请勿许。廷臣无敢是贞吉者,独炼是之。炼愤国无人,致寇猖狂,疏请以万骑护陵寝,万骑护通州军储,而合勤王师十余万人,击其惰归,可大得志。帝弗省。
 嵩贵幸用事,边臣争致贿遗。及失事惧罪,贿日以重。炼时时扼腕。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言:“今大学士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当主忧臣辱之时,不闻延访贤豪,咨询方略,惟与子世蕃图自便。忠谋则多方沮之,谀谄则曲意引之。要贿鬻官,沽恩结客。”帝大怒,榜之数十,谪佃保安。
 既至,未有馆舍。贾人某询知其得罪故,徙家舍之。里长老亦日致薪米,遣子弟就学。炼语以忠义大节,皆大喜。塞外人素憨直,又谂知嵩恶,争詈嵩以快炼。炼亦大喜,日相与詈嵩父子为常。且缚草为人,象李林甫、秦桧及嵩,醉则聚子弟攒射。或踔骑居庸关口,南向戟手詈嵩,复痛哭乃归。语稍稍闻京师,嵩大恨,思有以报炼。
 后嵩败,世蕃坐诛。临刑时,炼所教保安子弟在太学者,以一帛署炼姓名官爵于其上,持入市。观世蕃断头讫,大呼曰:“沈公可瞑目矣。”因恸哭而去。
 隆庆初,诏褒言事者。赠炼光禄少卿,天启初,谥忠憨。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伉据,怜御史,调往平用:因为 | 
| B.父忧去,补清丰,入为锦衣卫经历忧:指父母的丧事 | 
| C.会俺答犯京师会:会同 | 
| D.嵩大恨,思有以报炼报:报复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沈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的一组是
 ①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②世蕃以酒虐客,炼心不平,辄为反之
 ③炼愤国无人,致寇猖狂④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
 ⑤要贿鬻官,沽恩结客⑥醉则聚子弟攒射之
| A.①②③ | B.①⑤⑥ | C.③④⑤ | D.②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炼担任溧阳知县期间,由于行为亢直倨傲,触犯御史,被调荏平,后又因为父亲去世离职,守孝期满后被补到清丰做了锦衣卫经历。 | 
| B.沈炼行为刚直,嫉恶如仇,但行为很是狂放不羁;沈炼愤恨国中无人,导致俺答猖獗,于是上疏请求在敌军疲倦地回军时候,发动进攻。 | 
| C.沈炼因为上疏揭露严嵩父子的种种倒行逆施而激怒了皇帝,被贬至保安为民,到了后在当地人帮助下才得到处所。 | 
| D.沈炼到了保安后,深得当地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让他们的子弟来跟着他学习;于是他在那里经常把忠义大节讲给孩子们听。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忠谋则多方沮之,谀谄则曲意引之。
 (2)塞外人素憨直,又谂知嵩恶,争詈嵩以快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王艮,字止善,绍兴诸暨人。尚气节,读书务明理以致用,不苟事言说。淮东廉访司辟为书吏,迁淮西。会例革南士,就为吏于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以岁月及格,授庐州录事判官。淮东宣慰司辟为令史,以廉能称。
 历建德县尹,除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经历。绍兴路总管王克敬,以计口食盐不便,尝言于行省,未报。而克敬为转运使,集议欲稍损其额,以纾民力。沮之者以为有成籍不可改,艮毅然曰:“民实寡而强赋多民之钱,今死、徙已众矣,顾重改成籍而轻弃民命乎!且浙右之郡,商贾辐辏,未尝以口计也。移其所赋,散于商旅之所聚,实为良法。”于是议岁减绍兴食盐五千六百引。寻有复排前议者,艮欲辞职去,丞相闻之,亟遣留艮,而议遂定。
 迁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绍兴之官粮入海运者十万石,城距海十八里,岁令有司拘民船以备短送,吏胥得并缘以虐民。及至海次,主运者又不即受,有折缺之患。艮执言曰:“运户既有官赋之直,何复为是纷纷也!”乃责运户自载粮入运船。运船为风所败者,当核实除其数,移文往返,连数岁不绝,艮取吏牍披阅,即除其粮五万二千八百石、钞二百五十万缗,运户乃免于破家。
 除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吉之安福有小吏,诬民欺隐诡寄田租九千余石,初止八家,前后数十年,株连至千家,行省数遣官按问,吏已伏其虚诳,而有司喜功生事者,复勒其民报合征粮六百余石,宪司援诏条革去,终莫能止。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司所拟可也。行省用艮言,悉蠲之。艮在任岁余,以中宪大夫、淮东道宣慰副使致仕。卒年七十一。
 (选自《元史·良吏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淮东廉访司辟为书吏 辟:征召 | 
| B.会例革南士 会:适逢 | 
| C.以岁月及格 及格:到了期限 | 
| D.亟遣留艮 亟:及时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尝言于行省 | B.民实寡而强赋多民之钱 月出于东山之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C.丞相闻之 | D.而有司喜功生事者 | 
惑之不解今者项庄拔剑舞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司所拟可也 | 
| B.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司所拟可也 | 
| C.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司所拟可也 | 
| D.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司所拟可也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艮崇尚气节,读书务求其中道理并求学以致用,在担任淮东宣慰司辟令史时以廉洁能干著称。 | 
| B.王艮任两淮转运盐使司经历时,通过努力免除了当地百姓头上的不当盐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 
| C.王艮任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在未得到批复的情况下,免除了运户的钱粮,使他们免于破产。 | 
| D.王艮做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时,建议把向安福百姓多征的田租全部免除,得到了上级的支持。 |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集议欲稍损其额,以纾民力。
 ②今死、徙已众矣,顾重改成籍而轻弃民命乎!
 (2)王艮是一位为老百姓敢于直言,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王艮“为百姓着想”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