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为工业区。下列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个变种尺蛾的数量比。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森林时期 |
建成工业区后50年 |
||
灰尺蛾 |
黑尺蛾 |
灰尺蛾 |
黑尺蛾 |
99% |
1% |
l% |
99% |
A 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为黑尺蛾 B 灰尺蛾迁离,黑尺蛾迁入
C 自然选择作用 D 定向变异作用
张占海博士率领的中国南极科考队于2005年1月18日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当他们由温暖的棚内来到寒冷的棚外时,下列生理变化与图示相符的是()
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②身体耗氧量变化
③肾上腺素分泌量 ④汗腺的分泌量
A.②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①③ |
设人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a1,散热速率为b1;进入0℃环境20min后的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以下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a1=b1,a2=b2 B.a2<a1,b1<b2
C.a1<b1,a2>b2 D.A、B两项都对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和热觉的部位 |
B.冷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温觉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器官 |
C.寒冷环境中出现“寒战(或战栗)”是立毛肌收缩的结果 |
D.在炎热环境中大量排汗并未带走热量,只有汗液蒸发才使热量散失 |
关于体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的体温就是指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 |
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
C.人的体温来源于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 |
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
下列有关糖尿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人由于多饮、多尿,从而引起多食 |
B.将1mL班氏糖定性试剂和病人尿液混匀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
C.病人因胰岛素分泌较少,使得葡萄糖进入细胞及在细胞内氧化利用发生障碍 |
D.合理运动、控制饮食及定期注射胰岛素可以根治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