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结构中,必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到的结构是:
A.液泡和叶绿体 | B.基粒和核孔 | C.细胞核和染色体 | D.细胞壁和细胞膜 |
某同学在构建DNA分子模型时,想用不同的几何图形代表核苷酸的三个不同组成部分。那么该同学组建的DNA分子模型中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几何图形?
A.五种 | B.六种 | C.七种 | D.八种 |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2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7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B.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C.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D.培养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人类对遗传奥秘的探索之路,充满艰难曲折,又精彩绝伦,许多科学家在探索之路上作出了极大贡献。下列对遗传学家及其所取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B.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眼色的遗传提出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设 |
C.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才是转化因子 |
D.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 |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 |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的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