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②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两点间距= ;点对应的速度是(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器材还包括定值电阻()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实验原理图如图(a).
①在图14(b)的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余下电路的连接。
②请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
A.检查并调节电压表指针指零;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14(c)所示,读得电阻值是;
B.将开关 闭合,开关 断开,电压表的示数是;
C.将开关,电压表的示数是;断开开关 。
③使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干电池的内阻是(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④由于所有电压表不是理想电压表,所以测得的电动势比实际值偏(填"大"或"小")。
某同学想研究弹簧的弹性势能Ep和弹簧形变量x间的函数关系。设想用水平力缓慢地将弹簧从原长拉伸x,该过程拉力做的功W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即Ep。根据本实验所得,弹力F和弹簧伸长x的关系为F=kx。拉力的平均值为kx,所以W=
kx2。他猜想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应该就是Ep=
kx2。他找到一根弹簧、一个木板、一个重G=5.0N的长方体形金属块,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一把毫米刻度尺来验证这个结论。步骤是:
(1)将金属块悬挂在该弹簧下方,静止时测得弹簧的伸长量为1.00cm,由此得出该弹簧在受到单位作用力时的伸长量,即F=kx式中的比例系数k为________N/m;
(2)将金属块放在长木板上,调节长木板的倾角,当金属块刚好能匀速下滑时测出斜面的高度为10.00cm,底边长为40.00cm,由此测得金属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
(3)如图将木板固定在地面上,金属块放置于木板上。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与金属块接触,用手向左压金属块使弹簧压缩一定长度后由静止释放,滑块脱离弹簧后,又沿长木板滑行一段距离而停下。测出每次弹簧的压缩量x和金属块脱离弹簧后在长木板上滑行的距离s,将对应的数据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为验证结果是否符合猜想Ep=kx2,则应该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得图像为()
A:图像 B:
图像
C:图像 D:
图像
在下图的坐标系中作出你所选择的的图像,请注明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并注明你所选的标度,由图可得到Ep和x2间的关系式为则该同学的猜想是(填“正确”或者“错误”)的。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200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2,那么
(1)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乙同学用
其中所选择方法正确的是(填“甲”或“乙”)同学.
(2)若同学丙不慎将上述纸带从OA之间扯断,他仅利用A点之后的纸带能否实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目的.(填“能”或“不能”)
(3)同学丁想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进一步计算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为此他计算出纸带下落的加速度为=m/s2,从而计算出阻力
=N。
某研究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装置中的铝箱下端连接纸带,砂桶中可放置砂子以改变铝箱所受的外力大小,铝箱向上运动的加速度a可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现保持铝箱总质量m不变,逐渐增大砂桶和砂的总质量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a、F值(F为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悬挂滑轮绳子的拉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滑轮的重力。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图乙所示的一条过坐标原点O的倾斜直线,其中纵轴为铝箱的加速度大小,横轴应为__________(用所给字母表示);当砂桶和砂的总质量较大导致a较大时,图线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偏向纵轴 | B.偏向横轴 |
C.仍保持原方向不变 | D.斜率逐渐减小 |
某电阻额定电压为3V(阻值大约为10Ω)。为测量其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可选用的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300mA,内阻约1Ω)
B: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0.3Ω)
C:电压表V1(量程3.0V,内阻约3kΩ)
D:电压表V2(量程5.0V,内阻约5k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Ω)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1kΩ)
G:电源E(电动势4V,内阻可忽略)
H:电键、导线若干。
(1)为了尽可能提高测量准确度,应选择的器材为(只需添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电流表_______,电压表__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
(2)画出该实验电路图。
甲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是cm。乙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