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实验中,“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纯碱粉末中滴加足量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溶液变浑浊
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B
取某溶液少量,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取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加稀硫酸酸化,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该Fe(NO3)2试样已经变质
D
取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液滴入盛水的烧杯中,出现油滴
皂化反应不完全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碳族元素简介 蛋白质的变性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电解法提取氯化铜废液中的铜,方案正确的是()

A.用铜片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铂片
B.用碳棒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铜片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阴极产物
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阳极产物

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1,∆S="231" 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铜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铜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铜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D)="0.4" mol / (L·s)B.υ(C)="0.5" mol / (L·s)
C.υ(B)="0.6" mol / (L·s)D.υ(A)="0.15" mol / (L·s)

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 )

A.铝片不需要特殊的保护方法 B.炒过菜的铁锅未清洗易生锈
C.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镶有一定数量的锌 D.镀锌铁比镀锡铁耐腐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