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取鸡血为材料对DNA进行粗提取的实验中,若需进一步提取杂质较少的DNA,可以依据的原理是( )
A.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1L的氯化钠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小 |
B.DNA遇二苯胺在沸水浴的条件下会变蓝 |
C.DNA不溶于冷酒精而细胞中的一些物质易溶于冷酒精 |
D.柠檬酸钠具有抗凝血的作用 |
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地块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施肥情况 |
尿素 |
磷酸二氢钾 |
磷酸二氢铵 |
硫酸铵 |
不施肥 |
小麦收获量[ |
55.56 |
65.26 |
56.88 |
55.44 |
55.11 |
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A.K B.N C.P D.S
某实验小组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黑藻细胞质环流,视野中—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A.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
B.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上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
C.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
D.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上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
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
A.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一个极体时 |
B.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二个极体时 |
C.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三个极体时 |
D.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中极体消失时 |
下列能正确表示高等动物胚胎发育顺序的是()
A.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幼体 |
B.卵→卵裂→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 |
C.受精卵→囊胚→原肠胚→幼体 |
D.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 |
受精完成的标志是()
A.雌.雄原核的融合 | B.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 |
C.精子接触透明带 ![]() |
D.卵黄膜和透明带间出现两个极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