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根瘤菌及其生物固氮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备根瘤菌DNA时需用纤维素酶处理细胞壁 |
B.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编码区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 |
C.大豆种子用其破碎的根瘤拌种,不能提高固氮量 |
D.根瘤菌固氮量与其侵入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关 |
甲、乙两图表示从细菌细胞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基因组文库 |
B.乙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cDNA文库 |
C.甲方法要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
D.乙方法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95℃ 下使模板DNA变性(解旋)→55℃ 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 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
D.PCR与小鼠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
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以下实例为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获得DNA片段信息的过程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过程①酶作用的部位是磷酸二酯键,此过程只发生在非结合区DNA |
B.①、②两过程利用了酶的专一特性 |
C.若将得到的DNA片段用于构建重组质粒,需要过程③的测序结果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进行对比,以确定选用何种酶 |
D.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则其识别、结合的DNA序列为基因的起始密码子 |
为了构建重组质粒pZHZ2,可利用限制酶E、F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pZHZ1,后用相应的酶连接。据图回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工程的核心就是构建重组DNA分子 |
B.质粒pZHZ2上存在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
C.重组质粒pZHZ2只能被限制酶G、H切开 |
D.质粒pZHZ1、pZHZ2复制时一定会用到DNA聚合酶 |
如图是某转基因抗虫水稻培育流程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毒蛋白基因的获得需要限制酶 |
B.①过程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之一是DNA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
C.该基因工程的原理是让毒蛋白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 |
D.④过程依据细胞的全能性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