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工程根据被改造部位的多少,可以分为“大改”、“中改”、“小改”。其中属于“小改”的是( )
A.设计并制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全新蛋白质 |
B.改造蛋白质分子中某些活性部位的1![]() |
C.在蛋白质分子中替代某一肽段或结构域 |
D.通过定点诱变技术,以获得人类所需要的目的蛋白质 |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 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
如图所示的是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2、3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 |
B.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1 |
C.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 |
D.物质1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 |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都需要T细胞识别与呈递 |
B.免疫活性物质只能在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 |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细胞免疫有缺陷 |
D.一个人体中的B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不同所含的基因也不同 |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和内环境稳态含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有直接关系 |
B.健康人的正常体温始终接近37℃,与气温变化关系不大,是内环境稳态的一种表现 |
C.健康人尿液成分和理化性质一般不因饮水多少而变化是内环境稳态的具体表现之一 |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稳态被破坏将导致疾病发生 |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如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