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3题。
1.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 B.0.675% C.0.885% D.0.95%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3.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题。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是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
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
明长城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采用了不同的构筑方法:长城的西半段全部用夯土筑成;东半段曲折延伸,外部用砖石砌成,内部夯土。据此回答题。长城没有跨越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B.温带草原带 |
C.温带荒漠带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长城东西两段构筑方法不同,原因是
A.东半段是平原,西半段是戈壁 | B.东半段降水多,西半段降水少 |
C.东半段人口少,西半段人口多 | D.东半段地势平坦,西半段地势起伏大 |
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导致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 B.大量引入湖河水灌溉 |
C.湖泊沿岸植被被破坏 | D.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
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 B.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
C.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
目前,一般城市选择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价格 | B.地租支付能力 | C.交通条件 | D.土地利用效率 |
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
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