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
(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 序号 |
初始浓度c/mol??L-1 |
溴颜色消失 所需时间t/s |
||
CH3COCH3 |
HCl |
Br2 |
||
① |
0.80 |
0.20 |
0.0010 |
290 |
② |
1.60 |
0.20 |
0.0010 |
145 |
③ |
0.80 |
0.40 |
0.0010 |
145 |
④ |
0.80 |
0.20 |
0.0020 |
580 |
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 | 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 |
C.增大c(HCl),v(Br2)增大 | D.增大c(Br2),v(Br2)增大 |
锅炉水垢是一种安全隐患,除去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易溶于酸的CaCO3,而后用酸除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aCO3的溶解度小于CaSO4 |
B.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
C.沉淀转化的难易与溶解度差别的大小无关 |
D.CaSO4到CaCO3的沉淀转化中并存着两个沉淀溶解平衡 |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mL浓度为10.00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 mol |
B.n(Na+):n(Cl-)可能为7:3 |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n<0.25 |
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
下图表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过程: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 |
B.反应过程中使用Cu2O/ZnO作催化剂,二者均不参加反应。 |
C.500℃反应达到平衡时,用氢气物质的量浓度减少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是:![]() |
D.300℃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将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平衡右移,氢气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废铁屑做如图所示的处理。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滤液的溶质是Fe(NO3)2 |
B.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 |
C.沉淀X为Fe(OH)2 |
D.沉淀X受热分解得到Fe2O3 |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分离有机层和水层 |
B.用图2所示装置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 |
C.用图3所示装置用水来吸收HCl |
D.用图4所示装置收集并检验氨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