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研究自五十年代开始,总体布局被设计为三条调水线路,即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发展需要。2003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南水北调这一跨世纪的构想从此开始变为现实。
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十五”期间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东至上海市,由西向东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和上海共9个省区市,管道全长4000公里。完成题
1.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工程都经过的省区
A.江苏 B.浙江 C.西藏 D.广东
2.两工程建设共同具有的意义是
A.资源的合理调配 B.缩小东西差异 C.民族团结 D.缩小南北差异
内蒙古自治区依托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回答8~10题以下对于内蒙古地理环境的认识,正确的是()
A.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 B.按热量带划分,以寒温带为主 |
C.地势西高东低,以沙漠戈壁为主 | D.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内蒙古应该大力发展的经济产业有()
①发展以煤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②发展棉花种植和纺织业
③发展畜牧业
④发展高新技术和出口产品加工业
⑤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稀土冶金工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③④⑤ |
内蒙古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过程中,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
A.开发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 |
B.大力垦荒种粮,提高粮食总产量 |
C.引进技术建设优质乳品加工基地 |
D.发展草原特色和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业 |
2010年8月5日,包括广东丹霞山在内的六个丹霞地貌景区,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读图1-2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1-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5~7题。构成图1-2中丹霞山的岩石属()
A.变质岩 | B.侵入岩 | C.喷出岩 | D.沉积岩 |
读图1-3表示分析()
A.甲为石灰岩 | B.乙为大理岩 | C.丙为大理岩 | D.丁为花岗岩 |
按成因分类图1-3中与日本富士山顶火山喷发形成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北京时间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准时发射升空。回答3~4题。当我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28°N,102°E)升空时,纽约(40°N,74°W)的区时是()
A.10月1日5时59分57秒 | B.10月1日6时59分57秒 |
C.10月2日6时59分57秒 | D.10月2日7时59分57秒 |
当搭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的火箭升空后,火箭在大气层的飞行方向是…()
A.向西南风向飞行 | B.向西北方向飞行 |
C.向东北方向飞行 | D.向东南方向飞行 |
读图1-1“某河流量过程线示意图”(该河以降水补给为主),回答1~2题。该河流所在位置大致位于()
A.北纬40º-60º之间的大陆西岸 |
B.北纬30º-40º之间的大陆东岸 |
C.南纬30º-40º之间的大陆西岸 |
D.北纬30º-40º之间的大陆西岸 |
该河流6~8月流量减少由于该地区()
A.受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
B.受极地高气压控制 |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D.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
有一位印度商人于2010年3月21日当地时间7时30分搭乘飞机从孟买(图6)出发,计划下午参观世博会中国场馆,晚上洽谈生意,经历了5小时20分钟的飞行,到达上海(图7),这一天他实际经历的昼长大约是
A.8小时40分 | B.9小时 |
C.9小时20分 | D.9时3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