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工人日报》载文指出,一种损公肥私的心态在当下一些人群当中或明或暗、或强或弱地滋生、蔓延。在一些人看来,所谓公众利益、国家利益都是空洞的东西,是与个人命运相隔膜的。于是伺机挖公共利益墙脚,损公肥私,甚至视占公家便宜为“有本事”。据此回答18—19题。
18.必须强调,公共利益其实与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利益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在我国( )
A.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B.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C.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D.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19.从政治常 识角度看,要解决上述材料中的问题,公民必须 ( )
A.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B.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c.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D.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0.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治组织的根本标志是 ( )
A.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政党一般都有政治纲领
C.政党与国家政权紧密联系 D.政党具有自己的组织和纪律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重点是抓住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范畴的“实践”概念,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之所以要重点抓住 “实践”概念,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科学地说明世界,更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
②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基础
③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的基础
④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的基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动即含静,动不舍静”,从哲学角度看,这些观点分别属于

A.怀疑论相对主义辩证法 B.唯心主义诡辩论辩证法
C.唯心主义辩证法辩证法 D.形而上学宿命论诡辩论

从哲学上看,成语“信口雌黄”、“指鹿为马”共同体现的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研究哲学的问题有很多,其中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源问题 B.意识能否反映物质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任何一门具体科学,无论是物理学、化学,都不能回答人生这一问题,对于具体科学而言,人生问题是个猜不透的谜,可对哲学来说它不是谜而是着力研究的对象,是千百年来无数哲学家们力求解开的“人生方程式”。这表明

A.哲学是基础,各门具体科学是指导
B.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各门具体科学则是关于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的科学
C.具体科学推动哲学的进步
D.各门具体科学是世界观,哲学是方法论,哲学为它们提供研究指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