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氯丙烷制取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 )
A.加成 → 消去 → 取代 | B.消去 → 加成 → 取代 |
C.取代 → 消去 → 加成 | D.消去 → 加成 → 消去 |
在空气中久置而不易变质的物质是
A.过氧化钠 | B.亚硫酸钠 | C.硅酸钠溶液 | D.纯碱 |
某不纯的烧碱样品,含Na2CO3 3.8%(质量百分含量)、H2O 5.8%、NaHCO3 0.004%。取m g样品溶于40 mL 2 mol·L-1的盐酸后,并用 2 mol·L-1 NaOH溶液中和剩余的酸,在蒸发后可得干燥的固体的质量为
A.4.68 g | B.5.58 g | C.2.34 g | D.无法计算 |
实验室一瓶固体M的标签右半部分已被腐蚀,剩余部分只看到“Na2S”字样(如图所示)。已知,固体M只可能是Na2SO3、Na2SiO3、Na2SO4中的一种。若取少量固体M配成稀溶液进行有关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用盐酸一种试剂就可以确定该固体M的具体成分 |
B.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若有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iO3 |
C.常温时用pH试纸检验,若pH=7,则固体M一定是Na2SO4 |
D.往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若有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O4 |
将氯水分别滴入下列溶液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氯水滴入下列溶液中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滴有KSCN的F![]() |
变红 |
C12具有还原性 |
B |
KI-淀粉溶液 |
变蓝色 |
C12具有氧化性 |
C |
紫色石蕊溶液 |
先变红后褪色 |
C12具有漂白性 |
D![]() |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
褪色 |
C12具有酸性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42-、I-、S2-。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Na+ | B.SO42- | C.Ba2+ | D.NH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