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做乙醛的性质实验时,取1mol/L的CuSO4溶液和0.5mol/L的NaOH溶液各1mL,在一支洁净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mL 40%的乙醛,加热煮沸,结果未出现砖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 )
A.反应温度不够高 | B.加入NaOH溶液的量不够 |
C.加入乙醛太多 | D.加入CuSO4溶液的量不够 |
在密闭容器里,A反应生成B与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3A="B+2C" B.A=3B+2CC.2A=3B+2CD.A=B+C
下列变化一定是吸热反应的是
A.凡需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 |
B.H + H = H—H |
C.氢氧化钡晶体与NH4Cl固体反应 |
D.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 |
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析出的金属是
A.Cu和Ag | B.Ag |
C.Cu | D.Cu和Fe |
X、Y、Z、M四种金属,已知①X可以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②X和Z作原电池电极时,Z为正极;③Y和Z的离子共存于电解液中,Y离子先放电;④M的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的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下列的
A.X>Y>Z>M | B.X>Z>M>Y |
C.M>Z>X>Y | D.X>Z>Y>M |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 |
B.铜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取金属镁 |
D.铝是活泼金属,但在空气中耐腐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