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回答32~33题。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 D.形成城市带 |
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
C.为了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 D.郊区劳动力素质高 |
某中学的科考小组在某地进行地质考察,下图为某同学根据考察路线绘制的地貌素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关于C处和D处地貌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较为科学的是
A.C处—流水侵蚀作用 D处—流水沉积作用 |
B.C处—风力侵蚀作用 D处—风力沉积作用 |
C.C处—流水沉积作用 D处—流水侵蚀作用 |
D.C处—风力沉积作用 D处—风力侵蚀作用 |
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这名同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①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
②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水平错位
③PQ线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谷地
④PQ线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M、N分别为EH、HF的中点,H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18°34′N | B.18°34′S | C.23°26′N | D.23°26′S |
下列时段中,北京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是
A.EM | B.MH | C.HN | D.NF |
当M日时
A.地球公转速度在加快 | B.该地日出正东 |
C.我国北方秋高气爽 | D.北印度洋洋流自西向东流 |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
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所有的居民点 |
C.图中干流的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 |
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
⑤居民点与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368m | B.488m | C.678m | D.708m |
我国东部近年来经常发生雾霾,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读某城市局部交通图与城市轻轨路段图,回答各小题。关于我国雾霾频发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冷空气势力强 | B.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 |
C.地面气温高,空气流动快 | D.能源消费以天然气为主,缺少凝结核 |
该城市大力发展城市轻轨,带来的可能影响有
A.增加雾霾天气的出现 | B.促使沿线房价降低 |
C.投资大,占用更多土地 | D.促使商业网点向轻轨沿线站点集聚 |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各小题。图中数字①②③代表水循环中蒸发、降水环节的分别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② |
该示意图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B.海陆间水循环过程 |
C.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 | D.土地盐渍化的形成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