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l)图中 曲线表示发达国家的变化, 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变化。
(2)B类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 、水平 。
(3)A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该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此现象称为 现象,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 )
① 海沟②褶皱山脉③裂谷④岛孤和海岸山脉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 |
(8分)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为_____季(冬或夏)。
(2)在A处用箭头表示此季节的风向。
(3)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受________气压控制(写出气压名称)。
(4)此时我国东部地区盛行________风,降水____________(多或少)。
(5)此时南亚季风吹________风。南亚季风的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___(多或少)。
(3)常年受C气流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一年中,受气流C和30°N附近气压带交替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气候类
型是__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_____。
(4)图示季节,北半球的________气压带会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亚欧大陆形成__________(气压中心名称)。
(5)此时,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的锋面是____锋,锋面过境时会带来____天气
读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此时是 月 日,地球位于 (近日点或远日点),公转速度较 。(3分
(2)图中甲、乙、丙三处,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处,白昼最长的是 处,图中乙点位于丙点的 方向。
|
(3)此刻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乙地日出时刻是 时,白昼 时。
(4)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丙正午太阳高度是 。读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等高线图,图中A、B、C三地为城镇,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该地地形的主要类型并简述判断理由。
(2)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
(3)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狮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点
设在丙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