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思想界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指( )
| A.理学发展为心学 | B.反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出现 |
| C.西学东渐 | D.拜金逐利思想盛行 |
宗法制的基本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但在我国封建社会,这种嫡长子继承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经济的发展 | B.巩固“一家一姓”统治的需要 |
| C.宦官或外戚专权局面的出现 | D.血缘观念淡化 |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是指
| A.分封制 | B.封建制度 |
| C.君主专制制度 | D.中央集权制度 |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①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②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
③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④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图为德国杂志一幅漫画:《马克的葬礼》。有人献花、有人心事重重、有人无可奈何、也有人悲痛欲绝……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①漫画反映了德国人怀念德国马克的真实心态
②漫画反映了东德人对自己被并入西德的担忧
③漫画反映了德国马克将退出流通领域的事实
④漫画反映了德国面临经济区域化发展做出的选择
| A.①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③④ |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 | B.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
| C.东方和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全球建立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