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应诏统筹全局折》与《五条誓文》

A.都是改革的施政纲领
B.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化措施并得到了贯彻执行
C.颁布于新政权建立后
D.都表达了统治者的变法决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发展经济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科技强国

司马光在《司马温公集》这样写道:“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A.变法的措施超越了时代,不合实际 B.王安石为人处事不当,用人不适
C.王安石过于自信,高傲自大 D.急于求成,损害了百姓利益

下列变法措施中,最能体现王安石变法指导思想的是

A.青苗法 B.保甲法 C.改革科举考试内容 D.改组太学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写道:“秦,虽灭犹存,它亡得悲壮;清,回天无力,它亡得窝囊。”“周之亡是制度之亡……;清之亡,……既是文化之亡,也是制度之亡。”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A.“秦虽灭犹存”指秦朝的制度创新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B.“周制度之亡”指分封制被废除,因为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不利于西周政治秩序的稳定
C.“清文化之亡”指儒家文化受到冲击而动摇
D.“清制度之亡”指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zé)。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②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③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的态度④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