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据此回答29~30题。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A.澜沧江 | B.怒江 | C.红水河 | D.雅鲁藏布江 |
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 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发展
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 ④加强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④ | D.①③④ |
下图是某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的是
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锋生,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下图中a、b、c为等温线,T1、T2、T3为PQ处气流辐合或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间段,则
A.图中水平气温梯度为T1> T2 >T3 |
B.水平温度梯度变大是锋生的标志 |
C.实线方向表示锋消的过程 |
D.虚线方向表示两种气团的辐合过程 |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季、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四地中冬季、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导致该区域东部、西部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 | B.天气状况 | C.昼夜长短 | D.人类活动 |
读“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自然带A、B、C的名称分别是
A.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草甸
B.高山针叶林带高山针阔混交林带高山草甸
C.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该山坡最大降水量的海拔高度和最低雪线附近的海拔分别约为
A.1500米 5500米 | B.2000米 5500米 |
C.3000米 4000米 | D.2000米 7500米 |
暑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现象。左图是兴趣小组绘制的某城市热岛强度(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日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城市热岛强度随某一因素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左图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信息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A.阴天比晴天热岛效应显著 | B.各时间段晴天热岛效应都强于阴天 |
C.热岛强度与天气状况无关 | D.最强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
右图中的横坐标不可能代表
A.绿地面积 | B.建筑物面积 | C.工业化程度 | D.汽车数量 |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气温、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
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
C.流经山地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
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米 |
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甲地区最可能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C.温带草原带 | D.热带雨林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