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据此回答29~30题。
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A.澜沧江 B.怒江 C.红水河 D.雅鲁藏布江

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    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发展
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  ④加强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废气,通过高烟囱“越境”到北方邻国加拿大,引起了国际纠纷。这主要反映了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中的矛盾?

A.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 D.资源的有效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2002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前耗尽。这份报告除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外,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的“生态脚印”大小。换言之,也就是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在地球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据此回答阿联酋等国的“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A.发展速度快 B.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太小
C.资源开采量小 D.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目前,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相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得到缓解,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发达国家人口比发展中国家少得多,那里的环境问题从一开始就比发展中国家轻得多
②目前发达国家经济、技术、管理水平较高,又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对环境保护的能力强、投入多
③一些发达国家把重污染的企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
④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追求减弱、目标降低
⑤一些发达国家依靠法律管理环境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⑥发达国家人口素质较高,没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和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⑤⑥

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之一。当白天噪声值大于60分贝时,就构成噪声污染。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等噪声值线(单位:分贝)示意图”,完成问题。

图中噪声污染主要来自

A.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 B.森林公园和娱乐场所
C.网吧和体育场 D.学校和锯木场

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原因最有可能是

A.盛行风的影响 B.绿化带的作用
C.河流的影响 D.声波传播自然减弱

“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2009年3月28日晚八点半熄灯一小时。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只需要将不必要的灯在3月28日晚上八点半熄灭一小时。3月28日,一场全球3000多个城市参加的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从新西兰起,经大洋洲进入亚洲,环绕地球一周,最终在北美洲结束。中国作为进入关灯的第5个时区的代表性国家,携北京、上海、香港、澳门、保定、大连、南京、顺德、杭州、长沙、哈尔滨、长春等城市继续这场全球关灯接力。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目的是

A.节约能源
B.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C.了解和认识世界,维护世界和平
D.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