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及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在光照条件下,25℃左右时,该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速率最高
B.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3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是10℃时的2倍
C.在光照条件下,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产生的物质有ATP、[H]和O2
D.在黑暗条件下,该植物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家提供35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量细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结果如图。下列选项表示a,b,c,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
B.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细胞膜
C.a高尔基体——c内质网——b细胞膜
D.a内质网——c高尔基体——b细胞膜

下列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蓝藻没有E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B.细胞器B,F的化学成分中不含磷脂
C.植物细胞都含有C ,E,F D.A,D都有膜结构

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经过提纯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处理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加苏丹III染液后呈现橘黄色,这说明细胞膜的成分包括
①糖类②脂质③蛋白质④核酸⑤无机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下列与无机盐的功能无关的是

A.是某些重要复杂化合物的成分 B.是细胞中能源物质之一
C.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D.能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