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粒黄色玉米,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其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 )
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分析其化学成分 |
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 |
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 |
D.让其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 |
下列不属于生殖隔离实例的是
A.特纳氏综合症患者缺少了一条X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 |
B.牛蛙的卵和豹蛙的精子能融合成合子,发育一段时间后死亡 |
C.玉米的花柱很长,拟蜀属植物的花粉在玉米柱头上能萌发,但不能到达子房 |
D.雄萤火虫给异种雌虫发出特有的闪光求偶信号,该雌虫对发出的信号无反应 |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D.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下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某种原因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C.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D.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某随机交配的种群中,AA占25%,Aa占50%。如果因为环境的变化,每年aa的个体减少20%,AA和Aa的个体分别增加20%,一年后,aa的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约为
A.23.7% | B.20% | C.18.2% | D.15.6% |
某果蝇种群中,XB的基因频率为90%,Xb的基因频率为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bXb和Xb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10%和10% | B.1%和10% | C.5%和0.5% | D.0.5%和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