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量取25.00毫升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A.50mL量筒 | B.10mL量筒 |
C.50mL 酸式滴定管 | D.50mL碱式滴定管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瑞典化学家阿累尼乌斯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人们对酸碱的认识 |
B.活泼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利用、玉米制乙醇等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 |
D.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稀土提炼和加工国,对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是获得优良催化剂的一种重要途径 |
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消除氮氧化物的方法有多种。
(1)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已知:
①CH4 (g)+4NO2(g)=4NO(g)+CO2(g)+2H2O(g)△H =-574 kJ/mol
②CH4(g)+4NO(g) = 2N2(g)+CO2(g)+2H2O(g)△H =-1160 kJ/mol
则CH4 将NO2 还原为N2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利用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该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g)+NO(g)+NO2(g) 2N2(g)+3H2O(g) △H<0
为提高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1条即可)。
(3)利用ClO2氧化氮氧化物。其转化流程如下:NONO2
N2。已知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2NO+ ClO2 + H2O =NO2 + HNO3 + HCl,则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生成11.2 L N2(标准状况),则消耗ClO2 g 。
(4)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H.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浓度/mol•L-1/ 时间/min |
NO |
N2 |
CO2 |
0 |
0.100 |
0 |
0 |
10 |
0.058 |
0.021 |
0.021 |
20 |
0.040 |
0.030 |
0.030 |
30 |
0.040 |
0.030 |
0.030 |
40 |
0.032 |
0.034 |
0.017 |
50 |
0.032 |
0.034 |
0.017 |
①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0.56(保留两位小数).
②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
则该反应的△H <0(填“>”、“=”或“<”).
1.52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为1.40 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 120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1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1 |
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
D.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 mL |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
2 |
4 |
7 |
9 |
n(Y)/mol |
0.12 |
0.11 |
0.10 |
0.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 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2014年12月1日下午,温州市区一化工市场发生爆炸。据化工市场的工人介绍,起火仓库存储甲醇、苯和碱等工业原料。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醇和乙醇均属于醇类,官能团为-OH,二者互为同系物 |
B.甲醇和苯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但燃烧时现象不同,苯燃烧时会产生浓烟,原因是苯分子中碳的含量较高 |
C.甲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D.苯不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用苯能萃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