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冰晶体的结构模型,大球代表O原子,小球代表H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晶体熔化时,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增大 |
| B.冰晶体具有空间网状结构,是原子晶体 |
| C.水分子间通过H-O键形成冰晶体 |
| D.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另外四个水分子形成四面体 |
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
| B.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
| 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
设氨水的pH=x,某盐酸的pH=y,已知x+y=14,且x>11。将上述两溶液分别取等体积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c(Cl-)>c(NH4+)>c(H+)>c(OH-) | B.c(NH4+)>c(Cl-)>c(H+)>c(OH-) |
| C.c(NH4+)>c(Cl-)>c(OH-)>c(H+) | D.c(Cl-)>c(NH4+)>c(OH-)>c(H+) |
将铝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配成的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再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a L;另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生成氢气b L,则a︰b为()
| A.1:1 | B.4:3 | C.3:4 | D.8:9 |
下述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
|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 A |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涤液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说明常温下,Ksp(BaCO3)< Ksp(BaSO4) |
| B |
向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0.005mol/L的FeCl3溶液和0.01mol/L的KSCN溶液,再滴加几滴饱和FeCl3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
探究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移动的方向 |
| C |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褪色后加热,观察颜色能否恢复 |
验证SO2漂白的可逆性 |
| D |
分别测同温同物质的量浓度Na2CO3和Na2SO4水溶液的pH |
探究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
某工业生产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2+4Fe3+=5Fe2++Cu2++ 2S,其中CuFeS2中Cu为+2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化剂为Fe3+,还原剂为Cu2+和S2+ |
| B.氧化产物是S,还原产物是Fe2+和Cu2+ |
| C.当转移1mol电子时,有46 g CuFeS2参加反应 |
| D.氧化剂的氧化性Fe3+>Fe2+>Cu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