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X、Y、Z的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X大于Z,离子半径Y大于Z,Y与Z可形成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一定是Z>X>Y | B.X、Z两种元素的单质的沸点一定是Z>X |
C.Z的最高价氧化物一定能溶于X、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 |
D.工业上获得X、Z单质的方法主要是电解 |
分子式为C8H16O2的酯A,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和C,且B在一定条件下能氧化成D,D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则有机物A可能的结构有
A.4种 | B.3种 | C.2种 | D.1种 |
25℃和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8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18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A.12.5% | B.25% | C.50% | D.75% |
某有机物中有一个C6H5—,一个—CH2—,一个—C6H4—,一个—OH,则该有机物中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结构有
A.三种 | B.四种 | C.五种 | D.六种 |
羟基扁桃酸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
B.苯酚和羟基扁桃酸是同系物 |
C.乙醛酸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D.1 mol羟基扁桃酸能与2 mol NaOH反应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 |
均有固体析出 |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
B |
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煮沸 |
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
淀粉未水解 |
C |
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入溴水,振荡 |
无白色沉淀产生 |
苯酚与溴水不反应 |
D |
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KMnO4溶液褪色 |
不能证明乙烯能使KMnO4溶液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