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如图所示的时期,再将胚胎移人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它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据此回答:

(1)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是(A)
A.有性生殖           B.组织培养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2)人的受精卵通过卵裂,逐渐形成大量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组织,并进而形成器官和系统。从细胞水平看,卵裂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图示时期是胚胎发育的_________________期。
(4)在该图下一时期,b细胞最可能成为___________胚层的一部分。
(5)“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下列哪些技术?(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体外培养    ②人工授精    ③胚胎移植   ④核移植
(6)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胞胎的性别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
(7)“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对人类作用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是由于以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多,而导致这一气体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人类自身的活动引起的: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利用燃烧煤炭、石油等化学燃料,导致温室气体短期内大量排放,打破了生物圈中;另一方面是人类大面积的砍伐森林,使得吸收这一气体的植物大为减少。
(2)如图是与该温室气体有关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①出图中含有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若生产者有8000 kg,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kg。
②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大图中的途径(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10分)下图是关于人体稳态及调节的相关问题,图甲是人体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睾丸酮(雄性激素)的调节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在机体稳态调节过程中,细胞间可通过(写出两点)等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交流。科学家研究发现,长期被消极情绪左右,会影响人的免疫力,导致免疫能力下降,请据图分析可能的原因
(2)据图乙abcd过程分析,睾丸酮分泌的调节机制和特点为:
(3)研究表明吸食毒品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的吸毒者进行了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作了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下表:

组别
平均年龄
吸毒史
吸毒量
LH(mlu/mL)
FSH(mlu/mL)
睾丸酮(mlu/mL)
吸毒者
23岁
4年
1.4g/d
1.45
2.87
4.09
健康人
23岁


4.66
6.6
6.69

据表可知,吸毒者会减弱的过程是图乙中的(请填图中字母)。为了确定吸毒者睾丸酮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引起的,可将其体内LH和FSH,一段时间后测定其睾丸酮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即可确定原因。

囊性纤维病是在欧美最常见及死亡最多的遗传病,据调查每100个白人当中就有5个人带有这致病的隐性基因。研究表明,在大约70%的患者中,编码一个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进而影响了CFTR蛋白的结构,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管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
(1)分析囊性纤维病的患者病因,根本上说,是 CFTR 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而改变了其序列,
(2)下图是当地的一个囊性纤维病家族系谱图(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cF和cf控制),已知该地区正常人群中有 1/22 携带有致病基因。

①据图判断,囊性纤维病致病基因位于(常、X性)染色体,属于(显性、隐性)遗传病;Ⅱ—3和Ⅱ—6基因型分别是
②Ⅱ—3和Ⅱ—4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是,Ⅱ—6和Ⅱ—7 的子女患囊性纤维病的概率是

(11分) 研究人员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及速率开展了如下实验,图1是番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是在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中培养番茄的幼苗。(注:CO2 缓冲液为碳酸氢钠溶液,当瓶内二氧化碳量减少时,碳酸氢钠溶液释放CO2,反之吸收CO2.因此它能保持瓶内二氧化碳量大致不变)

(1)由图1可知,乙代表的物质是,要想使叶绿体内A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写一点即可)。
(2)将图2所示的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通过观察装置中液滴移动的位置,可以用来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_(填“早晨”、“正午”或“傍晚”)时刻;要测定图2装置中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还需添加一个如图2一样的装置,将该装置;控制与图2相同的;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液滴刻度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即可。
(3)研究人员想利用先进的化学检测技术,模拟光合作用卡尔文循环的实验。他们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向图2所示的装置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0.5 s时,14C出现在A中;反应进行到5 s时,14C出现在(CH2O)和B中。该实验的方法是,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目的是研究

海南多地大力发展农家乐,构建旅游与生态并举的生态农业。池塘养鱼垂钓,水稻长势喜人,农民进行除草、治虫、施肥等生产活动。根据生态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由 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池塘中的植物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的不同有密切相关。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图1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单位:J/(m2·d)]。分析回答。

①图1中该种群数量在a到d的增长曲线呈型,e点的种群数量比d点的种群数量_(多/少)。
②图2中由草食动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有其尸体残骸中的能量和肉食动物中的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第三、四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保留一位小数)。
(4)随着游客增多,有些废弃物和垃圾进入池塘,但并未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它的基础是。八门湾红树林与东寨港红树林是海南省两处著名的红树林景观,有"海上森林公园"之美称,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森林。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