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乙酸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以和碳酸盐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 |
B.乙酸具有氧化性,能跟金属钠反应放出H2 |
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 |
D.乙酸在温度低于16.6℃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 |
在下列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中:
①CH3—CH2—CH2—CH2—CH3②CH3—CH2—CH2—CH2—CH2—CH3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正确组合是
A.②、③和⑤ | B.①和③ | C.①和② | D.④和③ |
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
B.c(OH-)前者大于后者 |
C.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 |
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32-)均增大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 |
C.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
D.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
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次氯酸,③醋酸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①②⑤⑥③ | B.④①②⑥⑤③![]() |
C.①④②③⑥⑤ | D.①④②⑥③⑤ |
右图是恒温下某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
B.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 |
C.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状态Ⅰ和平衡状态Ⅱ时浓度不相等 |
D.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 |